想起剛進公司的時候,週遭朋友最常問的一句話是:「那妳有沒有看到瓊瑤?」我只能搖搖頭。到現在我還是沒見過瓊瑤本人,其他的作者也差不多如此,畢竟我負責的是外文部分嘛。然而外國的作者遠在天邊,最多去瀏覽部落格,看看照片過過乾癮,沒什麼窺探作者和文字間的連結空間(這句聽起來有點心術不正)。還好,還有一群低調、喜歡說自己宅、但非常重要的--譯者。
看譯稿時,我會先看原文,大致勾勒出譯文的「形狀」,然後再對照譯文看。當自己想像中譯文可能的樣子和真正的譯文相仿時,會有「哎呀!原來你也是這樣想的」;當有落差的時候,我會去想,作者用同一個字,帶到中文世界後會有這樣相異甚大的原因是什麼。譯者翻譯時,會推敲如何符合作者的文氣和語義。而我還會推想譯者是因為什麼原因或經歷,能夠翻出某些風格的字句。這個過程到現在,仍然對我有很大的樂趣,或許是部分滿足了我對人和文字間的好奇心,有時候還會在辦公桌前嗤嗤笑出來。
譯者和編輯之間的關係,對我來說,很像是網友的關係。一開始的認識是透過龐大的文字,儘管這些文字是「作者」寫的,但是文字呈現出來的卻也是譯者的選擇。然後再透過email聯絡,或是電話溝通,漸漸再把這個人的聲音輪廓、思考方式拼湊起來。然後見面聚餐就像是網友見面,我猜譯者心裡想的也跟我一樣:「原來你長這樣阿!」
除了窺想譯者、對著稿子跟譯者說話以外,和譯者一起努力動腦也很有趣。例如在《Yes學》中,作者將各種性格擬人名化,很有特色,卻也很令人傷腦筋。那時我和譯者兩個人約吃飯,上了咖啡後,我默默將稿子拿出來,兩個人開始苦思。沒想到最後卻像是在玩填字遊戲一樣,越玩越起勁。像是其中一個人物叫「F. Lex Ability」(Flexibility,彈性),最後翻成「傅彈性」;「Goode Tyming」(Good Timing)翻為「郝時機」。儘管一定還有更好的表達方法,但這樣的過程和結果已經讓我相當滿足。
下次逛書店的時候,除了看看作者介紹,或者也可以注意一下譯者的簡介,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樂趣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