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媽媽來找我,她從頭到尾都在唉聲嘆氣。她對教育孩子失去了自信,她的兒子懶懶散散,做什麼事都提不起勁,整天都在看電視。
她偶爾提醒兒子:
「趕快做功課。」
兒子的回答卻很莫名其妙。
「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
如果繼續逼迫他,他就會突然暴跳如雷,常常鬧得一發不可收拾。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那位媽媽對著兒子無力地搖頭,似乎已經精疲力竭,但嘴巴停不下來。
「開什麼玩笑啊,你也不看看自己的成績。」
「你就是沒出息,唉,真讓媽媽丟臉。」
她持續在對她的兒子說:「You can’t do it. 」(你做不到)
這些否定的言行,導致了她兒子持續懶散,情緒也不穩定,而且這位媽媽自己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狼已經從背後逼近,如果聽到別人對自己說:「你沒辦法跳越山谷。」任何人都無法產生跳越山谷的勇氣,前面提到的那個妹妹,一旦喪失了自信,一定會被狼吃掉,或是墜入深深的谷底。
但是,也不能一味責怪這位媽媽。她希望兒子振作,才會說這些嚴厲的話。她期待兒子聽到她說的話會立刻奮發向上,「好,那我就來好好用功!」但是她兒子辜負了她的期待,她罵兒子的話不僅完全沒有發揮任何作用,反而讓他更加一蹶不振。
不妨來分析一下她兒子的心理,瞭解他為什麼會喪失幹勁。
人類藉由學習吸收新知識,逐漸成長。
為什麼會有學習的意願?
從結論來說,那就是喜悅。
幼兒扶著東西學走路時,父母都會拍手為他感到高興;當幼兒終於敢不扶任何東西自己走時,媽媽更是興奮不已。當幼兒走了兩、三步,不小心跌坐在地上時,媽媽迫不及待地上前又抱又親,「小乖乖,你太厲害了。」父母總是稱讚年幼孩子所做的一切。
幼兒看到媽媽這麼高興,也會感到心滿意足,覺得安心,並充滿勇氣,所以,幼兒才能學會走路。
再回到剛才的媽媽和她兒子的話題。
每次媽媽提醒,他就強詞奪理地說:「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其實那正是他的反抗。
媽媽的言行導致他喪失對媽媽的信賴,也無法對自己感到安心,所以才會有這種反抗行為。正因為媽媽的嚴厲指責並非毫無道理,才更讓他產生反感和不安。
內心感到不安時,人就無法專心做任何事。不安就是「繼續留在這裡很危險」的SOS訊號,在這種情況下,當然無法專心做任何事。他說的「因為妳叫我做功課,所以我不想」雖然是歪理,卻也有他的道理。
當媽媽罵他時,他內心感到極度不安。學習應該是一件開心的事,但媽媽的一句話,卻讓這件開心的事變成了痛苦的事。媽媽的話導致他陷入「不安」這種無法專心讀書的狀態,讓他對媽媽產生反彈,才會說出「所以我不想」這種話。
---
嘮叨不是管教方式,而是情緒問題,
對孩子來說,媽媽的嘮叨是一場痛苦的災難!
與其總是責備孩子的缺點,不如讚美孩子的優點,
陪著孩子建立自信,他就會越來越自動自發!
《不嘮叨,不責備,教出自動自發的孩子》
2.5-2.14開始預購,2.15起各大實體書店正式販售
★博客來:http://goo.gl/zMceZY
★金石堂:http://goo.gl/O7VrkM
★誠品:http://goo.gl/sgNFWZ
★讀冊生活:http://goo.gl/yJC48x
★新書資訊:http://goo.gl/JMotxt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