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五年十月八日凌晨,天還沒亮的時候,在朝鮮首都的景福宮內,傳出了一陣槍響,一群不知從何而來的人,闖進了王宮。王宮之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有人大喊著:「王妃快逃!」
天亮之後,人們發現在宮內發現了三具屍體。其中一人,被認出來是國王高宗的妻子閔妃,而其他兩人,則是她的侍女。趕來處理的日本代表見狀,要求將閔妃的遺體運到景福宮東側的庭院,放一把火燒了。
誰是殺害朝鮮王妃的兇手?
這個震撼國際的消息傳出後,各方壓力都指向了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因此以謀殺之名,起訴了四十八名嫌疑犯,交付廣島地方法院。不過,隔一年,廣島地方法院做出了裁決,所有嫌犯都以證據不足為由,無罪釋放。至於兇手的身分,成為歷史懸案,至今仍無定論。
暗殺事件發生前六個月,日本剛剛結束與清朝的甲午戰爭,雙方簽訂馬關條約,清朝因為戰敗,割讓臺灣與澎湖等地。
這段歷史,臺灣讀者早已耳熟能詳。甲午戰爭改變了臺灣的命運,也讓日本獲得第一個海外殖民地,擠身現代帝國的行列。可是對日本而言,他們最在意的不是臺灣,而是朝鮮半島上的那個國家。
打從一開始,甲午戰爭就不是為臺灣而打的。它之所以爆發,是因為朝鮮內部出現農民叛亂,朝鮮政府向清廷請求協助,日本則以保護海外國民為由出兵,兩支外國軍隊,最後在別人的領土上打了起來。
甲午戰爭過後所簽的馬關條約,臺灣也只是眾多議題之一。馬關條約第一條,講的不是「臺灣割讓」,而是要讓「朝鮮獨立」。
這時候的朝鮮,夾在中國、日本與俄羅斯幾個大國中間,外面還有歐洲來的勢力節節逼近,如何在強敵環伺下生存,成為了最重要的課題。顯然,朝鮮必須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只是,誰是次要敵人,誰是主要敵人?朝鮮的官員與讀書人對此意見分歧,國內也漸漸分成了不同的派系。有人選擇聯合日本,有人選擇求助中國。
在甲午戰爭以前,主張聯合清朝的人佔了上風,被暗殺的閔妃也是其中一員。日本透過馬關條約要求朝鮮「獨立」,真正的意思,其實是要清朝不得再插手朝鮮事務;換句話說,就是要斷絕朝鮮跟清朝合作的機會。這樣一來,日本就有更大的機會能夠控制朝鮮半島。
早在幾十年前,日本國內就出現過「征韓論」的聲浪。但是當時並沒有要將朝鮮併吞的具體計畫,主流的意見也反對魯莽地對外用兵,最後因而不了了之。到了十九世紀末,如何處理朝鮮,才又重新成為了日本政壇的話題。
在一些日本政治人物的想像中,朝鮮半島對日本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攸關日本的利益與生存,必須想辦法緊緊控制,不能讓它落入別人的手中。
日本與歐洲的帝國不同,當年只差一點,它就要淪為西方人的殖民地。因此,日本對外始終有著一絲不安全感,它需要擴張,證明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同時作為自我防衛。
而朝鮮,就在這種心理下,成為了它最大的目標。
***
面對日本的進逼,當時在位的朝鮮國王高宗一度試圖振作。在閔妃暗殺事件過後兩年,他把國名改名為「大韓帝國」,自己則成為韓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既然清朝在中日戰爭中被證明軍事力量不如日本,高宗就轉向俄羅斯尋求協助,以抵禦日本勢力。
只是沒想到,一九○四年,日本和俄羅斯之間爆發了戰爭,結果俄國竟然戰敗,韓國的靠山又一次垮台。
日本趁著這個機會,要求韓國簽下了一份協議書,協議書裡同意讓日本在韓國首都設立權力龐大的「統監府」,並接管外交權,等於讓韓國成為日本的保護國。
消息一出,韓國全國上下備感震驚。代表簽約的大臣被視為賣國賊,一家報社的社長,發表〈是日也,放聲大哭〉的文章,痛批日本破壞東亞和平,更有許多人投入愛國自強運動,希望能挽救國家危急存亡的命運。
但局勢並沒有因此停止惡化。一九一○年八月,日本與韓國又簽下一份條約。根據這份條約,韓國皇帝將一切統治權「完全且永久地」讓與日本皇帝,韓國改稱「朝鮮」,正式淪為日本的殖民地。
消息傳到東京,許多日本人走上街頭,敲鑼打鼓,慶祝帝國擴張,得到新領土。
但一位在沖繩任教的作家聽到這個消息,則在日記中寫著:「心中百感交集,筆墨難以形容。」琉球當年被日本併吞,變成了今天的沖繩縣,當地人最能體會亡國的苦澀滋味。
與臺灣不同,朝鮮在成為殖民地之前就是個獨立國家,民族認同感已經萌芽。日軍登陸臺灣時遭遇過頑強的抵抗,如今強行併吞韓國,可想而知,遇到的反抗力量只有更為強烈。
日韓簽訂合併條約的當天,日方為了防止可能的動亂,在韓國首都街頭部署重兵,嚴格監控新聞媒體。而且早在條約簽訂前,日方就開始掃蕩各地反抗團體,阻絕任何可能引起動亂的聲音。
進入殖民統治之後,日本政府對朝鮮的嚴格態度比起對待臺灣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們在朝鮮半島上部屬了大量的憲兵,由他們兼任警察職務;而負責殖民事務的朝鮮總督一職,也全部由軍人出任,統治的軍事風格強烈,不像臺灣還曾有過文官總督。
相比之下,韓國人的反日抗爭也比臺灣更激烈。在合併條約簽訂以前,韓國各地有人組織起「義兵」,以武裝暴動,與駐紮在朝鮮半島的軍隊硬碰硬。許多讀書人也加入了義兵的行列,過去他們待在書齋當中,如今卻得拿起武器,上場作戰。
一九○七年,日本解散韓國軍隊,結果卻讓義兵的勢力更加龐大。面對義兵反抗,日本軍隊的指揮官毫不留情,以強勢武力展開掃蕩。在一陣殘酷的全面鎮壓後,義兵終於逐漸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儘管少了義兵,韓國人的抗日和獨立運動並沒有就此斷絕。有些人流亡海外,跑到中國、俄羅斯或是美國,繼續籌劃反抗計畫。也有人在上海籌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將基地設在上海的法國租界內,避免日本警察騷擾,全心準備光復祖國的活動。
這和臺灣的情況並不一樣。日本剛剛接收臺灣時,不願意接受日本統治的地主或有錢人可以選擇渡過臺灣海峽,回到清朝統治下的中國。韓國人則不同,離開朝鮮半島,等於流離失所、無處可去,所以反抗的決心更為堅定。
韓國抗日活動的最高峰,發生在一九一九年三月一日。這一天,韓國民眾趁著為皇帝高宗舉辦喪禮的機會,發起了大規模的抗議活動。以學生為首的群眾聚集在公園內,發表獨立宣言,強調韓國是獨立的國家,韓國人應該獲得自主的地位。
運動迅速爆發開來,全韓國境內,有超過五十萬人參與了各地陸續發生的起義。有些抗議活動選擇了暴力手段,參與群眾拿起棍棒,四處放火,並攻擊日本官方機構,襲擊憲兵和警察。
日本政府當然不會放任獨立運動的態勢蔓延下去,立即展開了鎮壓活動,逮捕了將近五萬人,在嚴重的衝突抗爭中,造成了七千多人喪命。
三一運動雖然以失敗告終,但是仍然震撼了日本中央。
從併吞韓國開始,日本每年發表《朝鮮的改革與進步年度報告》,對外宣傳日本統治的正當性,強調自己將為朝鮮半島帶來更美好的未來。但「三一事件」帶來國際社會的輿論壓力,不少人對日本投以懷疑的眼光。日本急於向外界證明,自己有能力做個強大的帝國,能夠妥善統治殖民地。
韓國人不願接受日本統治,這一點早在預料之中,只是經過了將近十年的軍事統治,竟然還沒有辦法消滅殖民地反抗的意志,顯然,舊政策是有問題的,必須重新檢討,只靠武力壓制,無法保障殖民地的安定。
原本的朝鮮總督長谷川好道,因為「三一事件」下台一鞠躬,日本派來了曾經是海軍大將的齋藤實,接替他的位子。但齋藤實上任第一天,就遇到韓國抗日運動者在漢城車站放置炸彈,打算將他暗殺。最後齋藤實雖然逃過一劫,但爆炸還是造成了現場三十多人死傷。這就是韓國人迎接新總督的方式。
不過,齋藤實就任之後,改變了殖民地統治方針,稍微放鬆了原本對韓國社會的壓抑,加強懷柔的手段,以避免動亂繼續發生。他同意讓韓國人出版韓文報紙,獲得一點言論自由,也廢除過於殘酷的刑罰,塑造殖民政府友善的形象。
另一方面,朝鮮總督府也開始設立學校,推動日本式的教育,希望提高韓國人對日本的認同感。他們在歷史教科書裡,強調朝鮮王朝末期內部的鬥爭與混亂,將自己描繪成拯救韓國人民的形象。
在一九一九年的「三一事件」之後,日本也開始在朝鮮半島上加強了基礎建設,並推動初級的工業化。在此之前,朝鮮和臺灣一樣,只是個農業社會,扮演的角色是為帝國提供糧食與工業原料。
為了避免三一運動捲土重來,殖民地政府也嘗試分化韓國人的民間組織。他們透過利誘的方式,接觸有錢人和菁英,由他們出面說服同胞服從殖民統治。
有些殖民地的知識份子認為,不斷地以武力反抗與犧牲,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倒不如承認日本統治的事實,然後盡可能地為韓國人民爭取平等的權利。但在堅持反抗和革命的人眼中,這些「親日派」說法是在為殖民政府擦脂抹粉,幫敵人說話,不可原諒。因為路線不同,反日團體也漸漸開始分裂。
同一時間的臺灣,武裝抗日已經不再是主流。這時候,由林獻堂等人推動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正在風起雲湧,訴求臺灣人也能夠參與政治,和一般日本人享有同樣的權利。如果以韓國的標準來看,臺灣人的反抗行動確實溫和多了。 ——轉載自平安文化出版 涂豐恩《大人的日本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