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生活無虞,可是手頭並不寬裕,是每天努力生活的一般人。
扣掉稅金跟社會保險,每個月的實際收入大概二十來萬日圓。
就算年收入高於這個數字,這類人一旦離職,馬上就會面臨生活窘境。
這類人認真、誠實,生活態度良好,然而換個角度來看,只是「凡人」一個。
有錢人很多都是有能力解決困難問題、能夠創造附加價值的企業家、發明家。當然也有上班族。
他們就算努力與成果得到肯定,也不會滿足於小成就,依然會懷抱著更渴望的心態企圖達到更高層級的成功。
他們的生活方式非常自我,就算實際年收入不到一億日圓,也獲得了凡人根本無法想像的自由。
他們並非所謂的「富豪」,他們只是一直朝著高處前進,不顧一切往前衝,
雖然自我陶醉於一時的成功,但是想要往上爬的慾望永遠不減,他們也就是所謂的新富族。
透過拘泥於常識的普通人與打破舊習的有錢人對比,觀察想要成功所需的思考習慣與行為習慣。
普通人分散投資 /有錢人集中投資
分散投資原本是針對有資產的人的運用手法,對資金少的人而言並非有效。
理由有二:
一,分散可到達資產保全的目的,但並不一定能讓資產增加。
分散投資的原則是將資金投注在彼此價格波動不同的對象上,
換言之,一方下降另一方就會上升,可以防止整體資產減少。
反過來說,一方賺錢另一方就會賠錢,因此整體資產不會增加也不會減少。
二,是運用技術難以提升。
譬如參加棒球隊也參加籃球隊的人跟只專心打棒球的人相比,
哪一方的技術會進步呢?
投資也相同,資金與勞力一旦分散,習得的速度與熟練度也會落後。
綜合以上的理由,資產少又分散投資的人最終就只能做個普通人。
集中投資,培養自信
有錢人集中投資一個品項,這並非就一次投入大量資金的意思,
而是針對一個對象進行鑽研的意思。
專心投注一個對象,不僅能把握新聞、經濟指標與價格的關聯性,
還能看出「這個時候容易有這種趨勢」的傾向與特徵。
必須要注意的事項,行情驟變時的應對方法等會成為經驗法則,
累積成自己的知識,最終帶來自信。
因此技巧會在短時間內增進。
就這樣針對一個對象在短時間內做到專業等級,
這期間你所累積的技巧也將會使你在面對其他投資對象時,也能很快進入狀況。
■不要這個也想買,那個也想做,要鎖定目標,磨練投資的技術。
普通人認為勤勞是美德/有錢人輕輕鬆鬆就能賺錢
「勤勞才是美德」的價值觀在商品、服務不足,機械、道具既不成熟也不方便的時代環境下是符合的。
然而在現代日本,那已經屬於過去,現在是不工作也有可能賺到錢的時代。
時代已經變遷,為什麼「勤勞才是美德」的價值觀至今仍然根深柢固呢?
其中一個原因是對不用工作就能賺錢之人的嫉妒心。
「不勞而獲是一件好事。」如果認同這個觀點就等於否定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為自尊所不容,因此才會否定不勞而獲,主張「勤勞是美德」。
可是正因為如此,普通人的眼裡看不到不勞而獲的機會,
也因此永遠無法從勞動中解放。
另一個原因是受到年長的成功者講述自己年輕時的成功經驗的影響吧。
白手起家的富裕階層過去曾經拚命工作,
這成為「勤勞就是美德」這個信條的原點。
不工作也能賺錢的原理
資本主義的好處就是只要出錢就能請人代為辦理。
企業不用自行開設工廠,只要委託其他企業代為生產便可。
同樣的,個人也只要出錢就能請人幫忙工作,
譬如郵購事業,只要使用代理包裝、發送工作的服務,根本不用自己親自去做。
這麼一來就能專心在自己該做的,以及能表現出自我價值的事情上,
得到的回收也就愈多。
有錢人注意到這一點,因此時常在思考如何不必自己工作就能賺錢,
以及善用各種工具的方法。
■靈活運用體制,不工作就能賺錢。
文章摘自午堂登紀雄《打造有錢腦:年收入激增30倍的秘密》,平安文化發行